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危害

青少年近视散光的前沿技术角膜塑形镜

角膜接触镜问世已有百多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角膜接触镜正日臻完善。角膜塑形镜,起源于美国,历经50多年的研发,已经在全球60多个个国家得到应用。

案例一

一位10岁的男童,小学3年级,活泼好动,尤其喜欢体育运动,但是因为用眼不卫生,已经近视2年多了,平时戴框架眼镜,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多困扰。听同学介绍角膜塑形镜不但可以控制近视发展,还可以在白天摆脱戴框架的麻烦。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我院咨询。经过视力检测,小男孩的近视度数已达到多度,如果控制不当,近视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经过各项检测,男童符合佩戴要求,目前该男童已佩戴数月,并定期来院复查,视力保护良好,未见度数增长。

案例二

刘女士,今年26岁,7年前因参军做准分子角膜屈光手术,现视力回退,来我院检查:左眼0.4,右眼0.8。由于工作原因,需要清晰裸眼视力达4.8(0.6)以上,顾客不愿二次手术。经过检查,刘女士角膜健康状态良好,达到佩戴条件,配镜7天后,戴镜复查,戴镜视力1.2,摘镜10分钟后,裸眼视力1.0,能够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一、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控制原理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主要用于矫正各类屈光不正的医用光学器具。它是采用一种特殊几何形态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片,引起中央角膜上皮向周边角膜的重新分布,暂时性降低近视度数。由于在睡觉时候戴在角膜前部,所以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和矫正近视的技术”。

自然状态下,人类出生时为高度远视状态,很快变成低度远视,然后在儿童、青少年时期逐渐变为正视,是为人类的正视化过程。当眼轴发育过快、和眼球屈光系统不匹配时,就产生了轴性近视。

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前时,称近视性离焦;反之,光学会聚到视网膜后时,称远视性离焦。视网膜的离焦状态直接影响了眼球的发育过程,影响近视的发生与发展。研究认为,远视性离焦有近视促进作用,所以,要避免远视性离焦以控制近视进展(近视过矫正就是远视性离焦)。轴性近视者,眼轴过长,使其后极部呈长椭圆状态,如果用普通单光镜片矫正黄斑中心凹的屈光不正,就会使周边视网膜处于远视性离焦状态,我们称为周边远视性离焦。

研究发现佩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形态发生变化,使得周边视网膜形成了近视性离焦状态。而周边视网膜的近视性离焦可保护近视,减缓眼轴增长。

二、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

通过对历年来角膜塑形的文献研究和近年来角膜塑形相关的meta分析(meta分析是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的阅读和整理,我们发现1~8年间,有近例因角膜塑形造成的感染性角膜炎(包括细菌性和棘阿米巴性)报道。而在近年来(5~年)对角膜塑形研究的文献的报道中,虽然角膜塑形的不良反应大于对照组,但是都是一些轻度的并发症,多数是2级以下的下方角膜上皮脱落和着色(轻度)、轻度结膜充血等,而且在短期停戴后就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近年来的文献研究未发现因配戴角膜塑形镜造成的严重并发症,也无角膜炎的报道。所以,在对配戴者良好的教育、监控下,角膜塑形是安全的。当然,在中国,作为角膜塑形配戴主体的儿童,在配戴过程中应受到家长更多的







































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
治疗白癜风的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wh/7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