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导语
孩子在6~18岁之间眼球的可塑性很大,这时进行系统的治疗效果最明显,拖得越久,孩子的眼球越会发育成形,再进行矫正就事倍功半了,因此说,近视的矫正要趁早,也就是我们倡导的:近视要早预防、早发现、早矫治。
越是等待,越是犹豫,越是拖沓,越可能错过孩子视力矫正恢复的关键期。何况,如果不抓紧矫正,孩子每天就要戴普通传统近视眼镜(比如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OK镜属于隐形眼镜的一种特殊情况)。
长此以往,孩子的眼睛和大脑就会去适应眼镜这种辅助工具,而放弃天生的视物能力,最后只可能借助眼镜看东西,还会随着生长发育期间眼球的自然成长,近视度数每年都以令你不知所措的态势不断上涨!
孩子近视矫治的关键要靠家长,但往往家长在发现自己孩子近视后,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近视不可治,观念和信心受到了束缚,消极对待,会导致孩子的近视得不到很好控制,后悔莫及。
说到根本原因啊,就是家长意识不高、重视程度不足,轻信一些传统观念,而且还往往自身缺乏视力保护方面的一些常识。一般来说,家长最容易犯这五类错误行为:
×错误1:从不带孩子检查视力,孩子近视了都不知道,发现了也不重视
据普查统计,一些重点小学的学生近视比率令人触目惊心:一~三年级每班约5~15人,四~六年级每班约15~20人。
目前的现状是:
1)学校体检时查视力不严格、检查结果有的家长并不知情;
2)家长平时很少带孩子检查视力,等到看东西往前凑或眯眼睛才开始怀疑是否会近视;
3)有的早期有发现近视但并没引起重视,结果很快加深到中、高度近视。
×错误2:发现孩子近视了,就马上带孩子去配眼镜
大部分家长缺乏眼睛保护常识,发现孩子近视了就立即带孩子去配眼镜。事实上,盲目配戴眼镜的结果对孩子的近视控制并无多大益处,还只会导致近视度数越来越深,一年换一副更深度数的近视眼镜。
孩子刚近视,到底有没有必要马上就配近视眼镜?配多少度的眼镜?配了眼镜后要怎么戴?是只有看黑板时才戴,还是时时刻刻需要戴着眼镜呢?这些困扰家长的问题都应根据孩子近视的原因、情况程度和个人用眼习惯来定,而没有一个一概而论的统一答案。
有的家长会情不自禁被“睡梦中矫正、白天看清楚”的角膜塑型镜(即常说的OK镜)的宣传吸引而选择让孩子戴OK镜。但是,事实上,大家想一下,长期在角膜上压硬物,试图在夜晚孩子睡梦中把往外突的角膜往内压,从而降低角膜屈光度,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我们暂且不谈眼睛透不透得过气、营养交换有无问题吧,这长期压角膜,角膜易变形或表面变得不规整,容易发炎是不争的事实,还可能导致大散光的产生。
×错误3:认为医生都说了“近视不可治”,就直接放弃了,不做任何矫正康复的努力
发现孩子近视后,很多家长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近视不可治,束缚了家长的观念和信心,首先想到的是配眼镜,而不是及时进行矫治康复。有的则是轻信某些不良商家的夸张不实宣传,购买仪器治疗,因针对性不强见不到明显的效果,最终又放弃。
事实上%的假性近视和轻、中度近视,只要正确矫治是完全可以恢复到正常视力的。
×错误4:孩子近视了,不管戴没戴眼镜,也不干预控制,任由其自行发展
孩子近视后,家长仍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1)没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2)没有注意科学用眼;
3)课外没“减负”;
4)孩子很不听话就干脆不管了。
不去进行人为的干预、控制近视的发展,孩子的近视度数很轻松地就可以以每年~度急剧加深,有的成倍增长。从原来的轻度近视,悄无声息地就发展成为中度甚至高度近视!
错误5:觉得“近视了不要紧,戴眼镜也不会怎样,成年后挨一刀,做激光手术就好了”
这种观念是错上加错。规范并有职业道德的近视激光手术,术前必须进行20多项严格的检查,只有符合条件的才可以做,不是谁都可以做。
另外,近视激光手术还是仅仅属于近视矫正范畴,并不是对于近视的根治。通过切削角膜基质的一部分,降低眼球屈光系统的屈光度,使成像靠后,因此近视激光手术不仅无法解决眼球突出和眼底病变等眼球器质性问题(如玻璃体浑浊、视网膜出血脱落等),而且还会对眼球造成侵入性创伤(容易引起炎症、干眼症等),可能很多家长不了解手术可能会造成晚上看不清的后遗症和角膜甚至整个眼睛缺氧和养分的后果,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奉劝大家“慎之再慎”吧。
家长实时掌握孩子近视进展是有效防控近视的前提。家长只要可以了解如下三个方面数据,那么孩子的近视进展情况通常来说就可以轻松掌握:
第一、视力。
中小学生近视的主要症状是远视力下降(看远模糊、视近清楚)。虽然远视力和近视度数之间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但通常远视力越低,近视程度也越高。裸眼视力下降或者戴镜视力下降,都可能意味着近视度数的加深。比如,裸眼视力4.9可能有50~75度近视,裸眼视力4.8可能有75~度近视;同理,如果戴镜视力降至4.8(通常配镜的矫正视力在5.0~5.1),意味着近视可能加深了度左右。
第二,屈光度。
由于远视度和近视50度的孩子,视力都可能达到5.0,因此,对于视力5.0以上的孩子,关键要看“屈光度”。8岁孩子的理想屈光度是远视度、12岁孩子的理想屈光度是远视度。家长不了解孩子“屈光度”,误以为“视力5.0就不用担心近视的问题”、“孩子还没读中学应该不太会近视”,导致对孩子高强度视近问题“视而不见”、“麻痹大意”,这是多数孩子过早、过快消耗掉“远视储备”进而近视的重要原因。远视的孩子,多数有50~75度的“调节性近视”,度以内的近视,多数有50度左右的“调节性近视”,要想获得精准的“屈光度”,可以到正规医疗机构“散瞳验光”获得。
第三,眼轴(眼球前后径)长度。
研究发现,眼轴长度和身高增长“正关联”,随着眼轴的延长,远视度数下降、近视度数加深。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一份统计数据,我国新生儿的眼轴标准均长为16mm,12岁眼轴标准均长为22mm,20岁眼轴标准均长为24mm。高度近视的成人,眼轴长度通常在26mm以上。由于散瞳几乎不改变眼轴长度,因此,“眼轴长度”可以让家长精准判断孩子的近视进展状况。
定期给孩子检查裸眼视力和/或戴镜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近视进展,还可以用以评估各种“干预手段”是否科学、有效。
结语
关于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综合防控,且防大于控,看看视力给家长以下几条建议:
1、家长要多学习保护眼睛的常识,深刻认识到近视的危害,提高意识,加强重视程度,才能尽量避免孩子近视的发生、发展。
2、家长要每隔半年应带孩子检查一次视力,给孩子建立视屈光发展健康档案,实时掌握孩子视力情况及进展。
3、让孩子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远离电子产品,课外要让眼睛“减负”,预防近视的发生。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家长要加强孩子在用眼方面的监管力度。
4、发现视力下降了,不要急着配眼镜,先咨询视力矫正康复方面的专家,了解情况,看是否有希望矫治康复。如果孩子确实已错过了康复机会,也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减缓并控制近视的发展。
5、近视后,无论是否有配戴眼镜,平时要主动预防,控制度数,防止加深。
家长朋友们,我们应该勇敢承担起孩子视力健康的责任,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帮孩子矫正近视,帮孩子恢复视力,换回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个光明的未来!
看看视力矫正中心来助力
与您共同呵护孩子稚嫩的双眼
让孩子能拥有光明清晰的未来
??1、效果保障:人手一份效果责任协议书,不仅可防视力下降,更可提升并恢复视力,摘掉眼镜不是梦。
2、敢于承诺:签约30天内未达到签约矫治效果的,全额退款。签约3年内,可保障稳固效果,防止反弹,一律免费。
3、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不点滴、不针灸、不按摩、不接触眼球,安全可靠,无风险,无隐患,您敬可放心!
4、非手术,非药物,非按摩,纯物理训练,安全高效!
我们承诺:纯物理、非手术、非药物、无副作用!
联系我们呼和浩特看看视力矫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