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飞秒、半飞秒都是角膜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中的主流术式,它们也常常被拿来做对比。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全飞秒和半飞秒有哪些不同,两种术式到底怎么选?
1.全飞秒和半飞秒的区别共同点
全飞秒和半飞秒这两者都是角膜屈光手术,人眼的角膜分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五层。全飞秒和半飞秒的原理都是通过激光“打磨”角膜基质层,调整角膜的屈光度,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不同点
手术过程不同
全飞秒只需一台飞秒激光设备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手术过程,而不再需要借助其他的仪器设备。用时短,患者舒适。
半飞秒由两台机器共同完成,一台是飞秒激光设备,一台是准分子激光设备,设备不同,功能也不相同。
矫正范围不同
全飞秒可以矫正度以内的近视,度以内的散光。而散光还属于合并散光,也就是说在矫正近视时合并矫正散光。一般对视力要求更高、对角膜抗击力要求高的人群,如军人、警察、运动员,会优先考虑全飞秒。
半飞秒可以矫正度以内的近视,度以内的散光,可以进行二次增效手术。比较适合高散光、角膜形态不规则的人群。
术中配合程度不同
全飞秒对患者术中与医生的配合要求高。半飞秒术中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低。
激光扫描的过程中需要眼睛固定,半飞秒扫描角膜瓣的时间大概十几秒,全飞秒扫描时间大概二十几秒。
采用激光不同
全飞秒依靠飞秒激光完成所有手术;而半飞秒手术故名思义,是一种结合了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的近视矫正手术方式。
手术特点不同
全飞秒以其微创性和快速恢复为亮点,手术无需制作角膜瓣,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其微小的手术切口和保留的角膜完整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舒适的手术体验。全飞秒手术还因其术后视力稳定、干眼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近视者的首选。
半飞秒以其个性化定制和高精度切削著称,通过飞秒激光与准分子激光的完美结合,实现对角膜形态的精细重塑,满足患者多样化的视力矫正需求。该手术在保留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同时,确保了术后视觉质量的卓越。
全飞秒示意图半飞秒示意图2.全飞和半飞,如何选择?安全性方面:
全飞秒属于板层手术,而板层手术安全性最重要的是术后的残留基质床厚度,而并非一个没有完全切开的角膜帽。
在相同度数、相同瓣帽厚度、相同光区,全飞秒的切削深度一般要比半飞秒更深。换句话说,对于相同一个人,全飞秒预留的基质床厚度要比半飞秒更薄,而角膜基质床偏薄的风险往往是更大于一个角膜瓣的存在。
因此,对于角膜厚度足够,从事容易伤及眼球的特殊职业者,可以优先考虑全飞秒手术。
但如果角膜厚度条件一般,这就需要专业医生评估后方能选择最优方案。
矫正效果方面:
如果只矫正低阶像差,如近视、规则散光的话,两者效果差别不大。但是如果进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手术,可以通过半飞秒实现。
价格方面:
全飞秒手术的价格相对半飞秒要高,那么预算有限的朋友,两种术式都适合的情况下,就可以优先考虑半飞秒手术。
每个人的眼部状况不同,适合的手术方式也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自身的眼球条件决定了手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