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汁儿妈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防近视要趁早
日常防护最重要
随着科技水平越来越发达,个人玩具、手机、电脑、电视等产品也层出不清。然而,这些游戏或多或少都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不少孩子都戴上了近视眼镜,儿童近视在同龄人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多,根据央视新闻国际频道的统计,中国孩子的近视比例高达六成,小学生近视比例45.7%,初中生近视比例74.4%,高中生近视比例83.3%,大学生近视比例87.7%。
近视度数高了不光会给孩子生活带来不便,还可能影响孩子未来升学专业的问题!因为,高度近视!很多专业是不予以录取的!
公安类院校、军事类院校
飞行技术、消防科学、刑侦技术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传统体育
测绘技术、烹饪与营养工艺
生物医学工程、服装设计工程
此外,只要是屈光不正到一定程度,无论近视还是远视,读下面这些专业都有问题!很多都是近两年热门的专业!
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
地矿类、水利类、土建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化工与制药类、武器类、农业工程、医学类、心理学类、环境与安全类、大气科学类及地理科学类、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各专业,及与以上相同或相近专业。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孩子是不是近视或有近视的趋势呢?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近视早期症状可供参考。
儿童近视的7种早期症状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也很苦恼,到底影响孩子视力的是什么?手机?ipad?电视?作业?还是遗传?
大部分家长往往采取的措施就是控制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电脑的时间,其实,造成孩子视力不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往往只是看到危害孩子视力的“表面因素”,而忽视了影响孩子视力的其他问题!
光源问题
首先除去先天遗传的因素外,周围的环境对孩子视力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孩子接触到的光源不止会有ipad、手机,还有一些生活中接触到的。比如冬天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担心孩子着凉,很多家长会开着浴霸给孩子取暖。但在洗澡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是老老实实的洗澡的,他们会盯着发光发热的东西来回看。
因为浴霸散发出的光线是红外线辐射,长时间直视会刺激到孩子娇嫩的眼睛,很容易导致晶状体受伤,对孩子的视力造成很大的损害,并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所以,家长要格外注意。
除此之外,孩子学习使用的“护眼灯”,床头灯也对孩子视力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来讲,建议照明考虑使用“暖白色”LED台灯,同时注意使用方法:
一是压低灯罩,确保书本或桌面光线适宜,同时能遮住光源以避免眩光;
二是开台灯时,最好把其他灯光也打开,使室内光线相对协调,避免眩光、保护眼睛。
同时无频闪也很重要,高频闪的台灯容易让孩子眼部肌肉的持续紧张,引发头疼、眼疲劳和身心疲倦。
如何鉴别台灯频闪?这里教各位家长一个简单实用的招式:只要拿出随身携带的手机,打开照相机功能,用镜头对准点亮的灯泡,一眼便能分出高下。
低频闪,在镜头下和肉眼观察差别不大
高频闪,屏幕上会出现频繁波动的线条
日常生活
不用手揉眼睛
孩子经常用手去揉眼睛,一双未洗的手可能藏有几十万个细菌,这些细菌会引起各种眼科疾病。
不要用脏手揉眼睛,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干净,然后闭上眼睛,轻轻按一按。有异物时,也勿用手揉眼睛,应先闭上眼睛,等到眼泪大量流出时,再睁开眼睛眨几下,多数情况下,泪水会将异物冲洗出来。
户外活动很重要
首都医科大学王宇教授指出,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
平时孩子在学校里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户外运动,我们又时常忙于工作,顾不上带孩子出去玩,可以在接孩子放学回家时,提前一站下车或走路回家,无形中可增加半个小时的户外时间。
同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视力发育,不同年龄的孩子要达到相应的睡眠时间,才能保证孩子的身体达到最佳健康水平。
多吃黄绿色蔬菜
如胡萝卜、玉米、西红柿、西兰花、猕猴桃等,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都有助延缓眼睛的功能性退变。
连续用眼不超过40分钟
孩子看书学习、上兴趣班时间过长,都会影响眼睛近视。长时间的用眼会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当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无法放松会呈痉挛的状态,这样看远处就会感到模糊,进而形成近视。
一次用眼超过4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眺望一下远处,或者闭眼休息一会,这样眼睛才不容易疲劳和干燥。
错误的拿笔姿势和坐姿
国家卫生部褚仁远教授最先提出,不规范的握笔姿势和坐姿是导致孩子近视的重要原因。如果孩子在握笔时,拇指与食指之间没有留缝隙,拇指就会挡住视线让孩子无法看到指尖,只有将头向一侧倾斜才可以看到书写的字,错误的歪头用眼将会导致近视。
正确的拿笔姿势应该是:拇指与中指指尖相接,把拇指与食指指尖的空隙留出,同时头摆正,双眼从这个空隙上方直视笔尖,并保证双眼与笔尖的距离一致。
孩子的成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到吃穿住行买玩具,大到上学升学,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也更应该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毕竟,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一切事情的开始。
——End——
推荐阅读
↓↓↓↓
如果您有更多升学,养娃的问题
也可以添加豆汁儿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