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矫正知识

1岁宝宝近视度检查后家长懊悔不已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我国近视患者中,中小学生已经超过1亿人。近视低龄化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似乎要变成“眼镜,是心灵的窗户”了。近日,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眼科接诊了一名一岁近视患儿,这也刷新了该院近视患儿年龄记录。一岁多的宝宝,一百多度的近视,拿到这么一份体检报告,孩子的家长傻眼了,这么小的孩子也会近视吗?通过和医生的交流,家长是满满的自责。医生介绍,通过了解发现这个宝宝的爸爸妈妈过早地给孩子进行视频的早教,这些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力都是有影响的。如今科技越发达,宝宝就会越早接触更多新事物。日常生活也确实很难避免宝宝与电子产品的接触。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到宝宝的眼睛呢?我们首先来了解宝宝的视力发育规律是怎么样的。宝宝的视力发育规律是怎样的?刚出生的宝宝仅有光感,还看不清周围的物体。当光源照射宝宝的黑眼球时,可以看到宝宝的瞳孔立即缩小,称为“对光反射”。出生一周后,宝宝的头和眼睛可以开始跟随亮光转动,但依然看不清楚周围的环境。并且在宝宝眼里,世界是黑白的。出生两个月的宝宝才开始有一点视力,约为0.-0.,这个时候宝宝能够注视大一些的物体了,比如妈妈的脸。这引起了宝宝浓厚的兴趣,因此宝宝的头和眼球会跟着妈妈的脸移动。三个月的时候,宝宝的视力增长到0.-0.,一些小一点的物体在他们眼中也渐渐有了轮廓,比如一只在面前摇动的手摇铃,宝宝变得更活泼了。四个月,宝宝的视力约达到0.05,已经能够观察自己的小手了。六个月的视力约为0.06,宝宝会显示对颜色的喜好。在之后一年半的时间里,宝宝的视力会慢慢发展到0.4,如果给宝宝一面小镜子,他会非常认真的研究起镜子里的自己。此时,妈妈们还可以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和食物来逗引宝宝,让宝宝的眼球跟随物体运动,锻炼宝宝更精确平稳的注视能力。不过仅限于在宝宝近处做训练,因为宝宝的视野范围还有限。3岁的宝宝视力可以达到0.6,4~5岁为0.8,6~7岁左右视力就能达到1.0了,慢慢就会发展到成人水平了。上面说到的是正常进度下的视力发育规律,但发育中各种不确定因素,都可能会让宝宝的视力发育走上“歪路”。其中包括各种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哪些情况是宝宝近视的信号?●经常揉眼睛●看东西过近●频繁眨眼●喜欢眯眼看东西●经常歪头或斜眼看东西如何帮助孩子保护好视力?

1.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要注意读写姿势,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拳距离,书本与眼睛保持一尺距离,握笔时手与笔尖保持一寸距离。不在强光和光线昏暗的灯光或晃动的车内看书学习。

2.用眼注意劳逸结合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应尽量缩短持续阅读时间,多向窗外远眺,多看看远处的物体和绿色的植物,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家长也要多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3.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2岁以下的宝宝,建议尽量不要看电视,如果实在要看也要控好时间。2-3岁宝宝,每天控制在30分钟内,并且到了时间就关电视,不再拖延。4.膳食均衡食物中应该注意添加蔬菜、水果、豆类食品和鱼类等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眼睛大有益处,抗氧化成分和维生素A、C、E、B和锌,都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5.充足睡眠研究表明,正常的昼夜节律对人类的眼睛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睡眠紊乱可能会干扰或中断控制眼球正视化生长过程的调节机制,从而导致屈光不正的发生。6.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不达标者,需要尽快去眼科进行散瞳验光和眼部检查。将验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眼压、身高等数值记录下来,建立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近视。7.家长以身作则孩子在小时候喜欢模仿父母,看着大人看电视玩手机,自己也想跟着看,很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电子产品,父母也有一定的原因。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放下手机多和孩子讲故事、做游戏,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将宝宝的注意力转到有趣的事情上。如爸爸妈妈一旦发现宝宝有斜眼、频繁眨眼或眯着眼睛看东西的情况,最好医院做检查,孩子的视力问题发现得越早越容易进行矫正。医院儿童视力检查保护好孩子的视力保护好孩子心灵的窗户推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zzs/1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