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我已做完屈光近视手术一个月,作为一名屈光医师,感慨颇深……
”正如喜欢一个人只需要一个理由,不喜欢却可以有一万个理由;同样,做一件事情只需要一个理由,不做也可以有一万个理由或借口。我最终决定做这次手术,唯一的理由就是改变自己的形象、改变一种生活方式,让自己在工作之余,更方便、更自由地参加跑步、爬山、打球等运动项目。
最早于研究生期间,我开始接触角膜屈光手术。当看到一个个患者从手术室出来后欣喜激动的样子时,我是疑惑并羡慕的。后来慢慢接触这个手术并深入研究,对其有了更专业的认识,消除了对这个手术的疑虑。因为首先手术是很安全的,其次手术效果是显著的。
既然已经很了解角膜屈光手术,就早有摘镜的意愿,只是时间等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直到一个月前终于完成了多年的心愿!
根据年龄、角膜条件、度数、工作性质等个人条件和需求的不同,每个人适合的手术方案也是不一样的。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像其他患者一样,我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术前检查:验光、眼压、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前节、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角膜生物力学、视觉质量分析、A超及生物测量、散瞳、散瞳后验光、眼底检查。终于也体验了一下科里同事范老师、张大夫及刘护士长专业、细心、周到的服务。很幸运,我的检查结果合格,适合做角膜屈光手术,心里还是很窃喜的。随后季主任为我设计了适合我的手术方案。这里值得说的是散瞳。很多患者担心,散瞳会不会损伤眼睛、视力?对此患者不用多虑,散瞳是一项眼科常用的检查手段,快速散瞳一般需要6-8小时就会慢慢恢复正常。散瞳后会看近不清楚,尤其是戴上自己的眼镜后更迷糊,这就是将来“老花”的感觉了。而对看远影响不明显,但还是建议患者散瞳后不要开车,安全第一。散瞳后还会怕光,检查前可以准备一副墨镜,出门就不怕啦!手术后还可以接着用,一举两得!
关键时刻到了,要手术了!虽然对这个手术已经比较了解,我还是有点小紧张的。还好,有季主任及其他同事的温暖陪同。和我同一天手术的还有7位患者,我们就像战友,一起静静的坐在等候室。旁边的小姑娘似乎很紧张,我就跟她聊天,鼓励她,感觉自己不是在等待手术,而是她的检查医生。职业病犯了,哈哈。
手术台上,王院长亲切的和我交流,杨护士长则抓着我的手,还有轻快地音乐,都缓解了我的紧张。平日里,很多打算接受手术的患者经常问我一个问题:手术疼吗?今天,我真的是亲身体验,可以大声告诉你们:一点也不!要不是手术过程中眼睛要睁大,一直盯着上方的绿点并保持眼球不动,我差点都要睡着了。甚至当手术已经结束,让我从床上下来时,我还不敢相信手术已经在我没有任何感觉的情况下就完成了。感觉自己还是很配合和勇敢的,嘻嘻。
术后初期,看远较清楚,看近有轻微模糊,眼睛会干涩等都是正常现象,小伙伴们不用太担心,随时间会慢慢变好的。生活中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的,总是不自主的用手碰眼睛周围和鼻梁去推眼镜,早上起床会后去摸眼镜,然而什么都没摸到,傻傻的。一个月快过去了,已经基本适应了,也体会到了摘镜的种种好处。术后6天,双眼就已经是1.0,术后10天达到1.2的视力。吃面再也不必担心热气蒙住眼镜,下雨天也不必担心雨水模糊了双眼,最振奋人心的是可以没有顾虑地进行我所喜爱的各项运动了,而且无论从哪个角度所看到的都是完整、清晰的世界。
开车的朋友都知道黄昏到夜间是事故高发时段,对于近视的朋友来说更加危险。因为夜间驾驶时眼睛的瞳孔也比在明亮的情况下要大,而变大的瞳孔会使聚焦时任何微小的误差变得更明显,从而导致视物模糊;镜片的反光有时会使夜间的灯光形成多个影像,同时镜片的局限性导致近视司机很难观察到周围的变化,使近视患者夜间视觉质量下降。而这些烦恼在我做完近视手术后全部烟消云散,随着夜间视觉质量的大幅提升,我再也不用在开车时左顾右盼了,也不用担心反光造成的潜在危险了。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今以后,我可以更感同身受的解答患者的小疑问,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了。
角膜屈光手术真的太神奇,我这个有20余年镜龄的四眼妹终于可以摘镜,露出美丽的双眸了!可以畅快的运动、画眼妆、戴太阳镜、泳镜、3D眼镜,给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爱运动、希望露出美丽双眸的兄弟姐妹快来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屈光外科体验一把哦!
让我再多“唠叨”几句,个人建议如果具备手术条件,晚做不如早做,框架眼镜五年至少要换两到三副,差不多至少三千元左右了。隐形眼镜不建议佩戴,我戴了三十年框架眼镜,从未戴过隐形眼镜,因为眼睛需要呼吸,隐形镜片中也确实有很多极细小的透氧孔,但眼睛每天分泌的蛋白质和各种杂质会严重堵塞透氧孔:30分钟后会有一半被覆盖,6小时后会全部覆盖。即使在使用护理液浸泡后,仅能去除30%的蛋白质和杂质,所以细菌丛生。同时,角膜很脆弱,隐形眼镜含有防腐剂,容易对角膜造成磨损、擦伤及感染,对于经常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人群,对眼睛的伤害更是无法估计。
在选择手术方式的时候,应该听取医生的建议。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你的眼部条件、个人情况等综合因素选择一个最佳的手术方案,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希望我的小小摘镜经历可以给亲们一些有用的启示,早日告别“酒瓶盖”,迎接新“视”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