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课业负担过重,玩电脑和看电视等近距离用眼环境增多,青少年近视眼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但是爸爸妈妈总是在给孩子配眼镜时,存有一些疑虑。为此,小编医院眼科斜弱视专家赵海岚医师,为大家扫清在儿童近视矫正道路上,家长们容易陷入的四大认识误区。
误区1:孩子太小别戴近视眼镜经常有眯眼看人、视物的儿童。不少父母会说:“别让孩子那么小就戴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和非常有害的!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完整、健全的视觉,最重要的就是双眼能同时看到一个清晰的视网膜(眼底)像。近视眼如不及时矫正,长期的视网膜模糊像,一方面会诱发眼轴的进一步加长,使近视度增加,甚至引发弱、斜视;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表现为对外界新事物兴趣降低,生活范围缩窄,重者影响智力发育。
误区2:近视眼镜越换度数越高
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过重的用眼负担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身高快速发育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因此,在科学、合理矫正的基础上,近视度数是否增加与是否更换眼镜无关。专家建议青少年应每3~6个月做一次视光学检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矫正视力过低者须重新验光,并更换合理屈光度的矫正。误区3:近视眼镜不能配得太清楚近视的完全矫正是将近视矫正为正视,用以恢复调节与集合之间固有的正常关系。长期戴低矫眼镜,眼睛看近物时不用调节或少用调节,为了维持双眼单视,两眼视轴一定要集合起来,这样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紊乱。如果使调节向集合靠拢就要产生过度调节,因而引起睫状痉挛,即人为地增加了近视度数;另一方面是集合向调节靠拢,即向低集合方面发展,产生眼外肌肌力不平衡,当肌力不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功能就会被破坏,只靠一眼看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外斜视。对于配镜度数的高低,验光师会根据孩子的视功能情况合理给予,家长不要盲目干预。
误区4:为不戴眼镜或少长度数而盲信
各种“治疗”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治疗近视”仪器、疗法(按摩、针灸等)已经让众多的家长上当受骗。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治疗手段往往对舒缓眼疲劳可能有所帮助,对假性近视的恢复视力有一定作用,而对真性近视(近视眼)无任何帮助。到目前为止,近视眼最有效的矫治手段仍然是光学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
因此,赵海岚医生温馨提醒:如孩子视力出现下降,家长应抓紧时间到正规的眼镜验配机构让孩子接受检查,请专业人员帮助制定合适的矫正方案。眼睛是人类感知外界影像的唯一器官,80%以上的外界信息由视觉系统接收、处理和感知。儿童时期正是感知外界事物的旺盛期,这一时期家长应纠正认识误区,克服侥幸、盲信心理,让孩子拥有以最佳矫正视力为基础的完整、良好的视觉!
小链接:
我院是全省最早开医院。在我院,治疗近视推荐美国宇航局(NASA)和美国军方飞行员专用的“IntralaseiFS飞秒激光”。它的精准快速堪称业内翘楚,而多种瓣形和边切角的设计又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并减少术后干眼症的发生。自飞秒激光进驻以来,医院眼科成功开展了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技术矫治屈光不正的患者,标志着“全激光时代”全盛时期的到来。
专家简介:
吴苗琴,眼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省眼病研究所副所长。多篇学术论文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有近20年临床工作经验,理论知识扎实全面,工作作风细致,责任心很强。在眼底病、眼外伤以及眼科屈光手术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在省内较早开展光动力学(PDT)治疗老年黄斑变性、近视眼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等疾病,主要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以及角膜屈光(Lasik、Epi-Lasik)手术。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下午
池新昌,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省眼病研究所副所长。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十六年,有丰富临床经验。在省内较早开展激光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脉络膜视网膜血管瘤以及视网膜裂孔等眼底病中的治疗与研究,取得较好疗效。已有数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熟练开展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各种眼科手术,尤其擅长各种眼底疾病的诊治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的激光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四上午星期四下午
(来源:眼科)
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