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者可以矫正部分度数,如-4.00D,然后残余度数配戴单焦点框架眼镜以满足白天的视力需求。然而,OK镜只矫正部分近视度数对近视的控制效果是否和完全矫正时一样呢?为了探讨OK镜联合单焦框架眼镜对高度近视者的近视进展控制效果,香港开展了为期两年的随机对照实验,8-11岁的高度近视儿童随机分配到实验组(OK镜联合单焦框架眼镜)和对照组(单焦框架眼镜),实验组的眼轴增长量仅为0.19mm,对照组为0.51mm,实验组较对照组低63%,说明在高度近视儿童中OK镜部分矫正近视度数的近视进展控制效果也十分有效。
在中国大陆的一项OK镜研究中,受试者近视屈光度高达-10.00D,其中-6.00D通过配戴OK镜矫正,残余度数通过戴框架眼镜矫正,对照组为配戴单焦框架眼镜,第1年的和第2年的近视控制率分别为59%和50%,眼轴增长量分别为(0.16mmVS0.39mm)、(0.34mmVS0.70mm)。进一步分析发现,OK镜在低度近视(>-3.00D)、中度近视(>-6.00D)和高度近视(≤-6.00D)组的近视控制效果相当,分别为49%、59%和46%,说明OK镜控制近视的效果不受屈光度影响,对高度近视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基弧区的压平,反转弧区的负压吸引,导致角膜上皮重新分布,进而形成离焦环,抑制眼轴的延长。高度近视虽然视力压不到1.0,但并不影响离焦环的形成,因此,同样能够起到控制近视增长的作用。
不过,高度近视由于角膜可能需要压平的量较大,角膜的风险相对较大,一定要按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减少角膜风险的发生。
#儿童近视#近视防控#角膜塑形镜#西安#高度近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