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医院

近视及其手法治疗

关键词近视全息点穴正骨推拿手法治疗

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的眼病。外观眼部一般无明显异常,只是患者对较远物体辨认不清。何谓屈光不正:当眼球在调节松弛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者称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分为近视、远视、散光三大类。

近视眼是当眼球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所形成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弥散环,所以看远处目标模糊不清。

近视眼的分类近视包括屈光性近视和轴性近视。

轴性近视是指眼的屈光力正常,而眼轴前后长度超过正常,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近视,高度近视多为轴性近视。

屈光性近视是指眼轴正常,而眼的屈光力过强所引起的近视,包括角膜表面弯曲度过强以及屈光指数偏高,使主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假性近视属于屈光性近视,是由于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睫状肌持续性收缩以致痉挛,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度增大所造成。

近视的发病原因

近视眼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指遗传因素,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高度近视更是如此。

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或其它近距离工作的人患近视的比较多。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和书写时的调节和辐辏作用,使眼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读写量的不断增多,调节和辐辏的频率与时间也逐步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过休息调理或使用麻痹剂后,视力可改善或完全恢复,因此这种近视又称为假性近视或功能性近视。但是,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就越来越深。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诸如照明不良,姿势不正,看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时间过长,书本字迹太小或模糊不清等都是形成近视的直接原因。此外,全身的健康状态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如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劳逸不当、生活不规律、不注意体育锻炼等因素,更会促使近视程度的加深和发展。

一般的近视大多在6个屈光度以下,成年以后不再继续发展,视网膜上也没有严重的病变出现。但少数患者近视始终不断发展,眼轴不断延长,屈光度逐年加大,甚至达到-20D以上(一般认为眼轴较正常长1mm,就能产生3D的近视),这类近视称为变质性近视,它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屈光不正的范畴,最后必将导致整个眼球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长期的姿势不正或营养失衡,还会造成颈椎椎体错位,并引起相关椎体附近的肌肉痉挛,压迫血管和神经,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影响到脑枕叶视觉皮质区的血液供应;还可造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支配头颈部的交感神经一般位于脊髓的T1~2节段,但有的向上可达C8,向下达T4脊髓节段),最终导致屈光不正而近视。椎动脉和静脉穿行于各颈椎的横突孔内,椎动脉供应脑干和枕叶视中枢的血循环。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于眼部和颈动脉丛,调节眼循环和瞳孔扩大肌、眼睑肌。颈上交感神经节位于C1~3横突的前方,当上位颈椎错位后,横突也随之偏移,即可牵扯和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就会引起眼部或五官各部的症状。三叉神经脊髓束在颈髓中也可因枕寰关节错位而受到刺激,引起眼周神经痛或前额痛。椎动脉供血不足是视中枢或脑神经损害的主要原因,颈动脉丛的损害可导致眼循环障碍而造成视网膜病变。有关颈椎病引起眼部病症的发病机制仍须进一步探讨。

近视的症状表现

最主要的症状是远距视力的减退,对远处目标辨别不清,有时改变头部姿势则视力可能清楚一些。大部分患者有久视头痛、双眼胀痛、干涩、怕光、复视、眼肌无力、视野缩小、瞳孔不等大、眼球凹陷等。中度近视容易发生玻璃体浑浊,自觉眼前有黑点飘动。高度近视易发生视网膜萎缩变性,或因玻璃体与视网膜发生粘连,使视网膜经常受到牵引,形成视网膜穿孔而导致视网膜脱落。

一般-3D以下的近视患者,眼底不会发生异常变化;中度以上的近视,由于眼轴逐渐伸长,视神经乳头周围的脉络膜在巩膜伸张力量的牵引下,从乳头颞侧脱开,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由于巩膜伸展的力量对后极部分的视网膜和脉络膜不断牵拉,乳头与黄斑区间的脉络膜很容易发生变性、萎缩和出血。出血如渗透到脉络膜或视网膜内,则可能使相应部位的脉络膜和视网膜失去正常功能。如果发生在黄斑区,则中心视力可能会遭到严重破坏,给治疗康复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X线片检查可发现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有棘突偏歪、成角畸形及钩锥关节不对称等。

近视的治疗手法

(1)取穴

脊背部:大椎、至阳、脊中、命门、腰阳关、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等;

颈项部:天柱、风池、风府、翳风等;

头面部:脑空、百会、目窗、头临泣、阳白、神庭、印堂、睛明、鱼腰、瞳子髎、丝竹空、四白、承泣等;

上肢:曲池、外关、合谷、第二掌骨全息穴、劳宫、肝穴等;

下肢: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光明、太溪、太冲、涌泉等。

(2)手法操作

A、患者俯卧位,术者沿患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线施以掌根揉和滚法3~5分钟,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肝俞、肾俞各1~3分钟;最后在命门区域施以掌摩法或横擦法。

B、术者用五指拿揉其颈项肌肉3~5分钟;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和脑空穴各1~3分钟。

C、用双手拇指分推患者眉弓及下眼眶15~30次;然后轻轻揉眼球3~5分钟;再用拇指腹按在眼球正中施以指振法1分钟。

D、用双手拇指或示、中指依次点按患者头面、上肢、下肢的穴位,每穴1分钟。

E、术者给患者施以正骨(颈椎矫正)手法。

颈椎矫正技术共分上、中、下段及特殊(内压)四种手法。

[上段手法]适用于第1、2颈椎矫正技术;

[中段手法]适用于第3、4、5颈椎矫正技术;

[下段手法]适用于第6、7颈椎矫正技术。

[特殊(内压)手法]适用于颈椎侧弯时,须按照颈椎的不同部位,配合上段、中段或下段手法实行之。

施术者须先依触诊要领,了解病情,找到阳性反应点后,才决定用何种手法施治,切勿冒然行事,造成病情更加严重。既要重视[辨证论治],又要谨慎施术。

颈椎矫正的预备姿势:

患者仰卧于矫正床上,双手自然置于体侧。

以左颈椎矫正为例,术者半蹲于患者头部左后侧,两手拇、食指张开,分别置于患者两边脸颊,食指与脸平行,拇、食指固定后,另三指扣住头颅,并将患者脸部往右侧转90度(正常可转度),此时,术者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即完成颈椎矫正的准备姿势。

颈椎矫正手法技术讲解(以左侧颈椎为例):

1、上段手法:以左手拇指的第1、2关节之间扣住第1、2颈椎间之横突,四指朝45度方向,右手将患者头部稍上托,下巴稍前突,并以上手推(45度方向),下手外旋方式实施矫正。

2、中段手法:左手拇指的第1、2关节之间扣住第3、4、5颈椎间之横突,四指朝45度方向,右手将患者头部上托30度,下巴推出30度,并以上手推,下手外旋方式实施矫正。

3、下段手法:左手拇指的第1、2关节之间扣住第6、7颈椎间之横突,四指朝45度方向,右手将患者头部尽量上托,下巴尽量推出,并以上手推,下手外旋方式实施矫正。

4、特殊(内压)手法:左手拇指置于颈椎侧弯处,并以适当力量内压,同时配合上中下段手法,以上手同时压推,下手外旋方式实施矫正。

手法治疗近视眼上海站年1月份课程招生ing......

开课时间:1月2、3日两天时间,1号报到!学员合理安排好时间。

课程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路号

收费标准:元

注:学过欧阳老师任何线下课程的学员8折,12月15日前定课程优惠元。

报名叶老师:(







































治白癜风呼和浩特哪家医院好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yy/4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