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正常人群中发现、识别近视眼病人?有人说:“这非常简单,看物凑得很近的眼睛就是近视眼”。也有人说:“看东西时要眯起来的眼睛就是近视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们也看到有些学校在防治近视眼时把远视力不到正常标准的同学都列为近视眼患者。看来,他们都没能把握住近视眼的诊断标准。
近视眼的最主要症状是远距离视力减退,对远处目标辨别不清,但对近距离目标仍然能够看清。因此,只要通过视力求检查,发现远视力不能达到1.0,而近视力仍然正常,达到1.0者,都是近视眼。这样说来,近视眼的诊断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这仅对单纯件近视眼而言。对病理性近视眼患者来说,由于眼病、特别是黄斑出现变性萎缩,近视力也不可能达到正常,这时只能通过眼底镜检查,从眼底的典型近视眼表现作出诊断,再经过验光确诊。
一般的规律是近视眼匹数越高,远视力越差。但我们经常看到不少近视眼病人的提问:“为什么我的近视服只有度,而视力只0.02;他的近现眼有度,但视力却有0.2,比我还好?”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来考虑。首先,用远视力表检查时,眼睛应保持自然状态,而不能眯起来看物,这样查出来的远视力才比较正确。许多得了近视眼的人,却往往喜欢眯起眼看物,这样可以使进入眼内的光线集中,并适当改变眼球的状态,以便使投在视网膜货斑上的物像变得清晰一些。假如高度近视眼的病人用远视力表检查时眯起眼看,而低度近视眼病人未眯起眼看,很可能高度近视眼的远视力检查结果比低度近视眼病人的要好。其次,如果高度近视眼病人从来戴过矫正眼镜,在日常生活中,对判断远模糊图像已成习惯,能根据模糊图像的轮廓,大致区分出图像,而低度近视眼病人一般戴着矫正的近视眼镜,当他脱去眼镜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对,戴镜片时所见的清晰图像和检查时所见到的模糊团似差距太大,一时适应不了远距离模糊图像的判别,这时检查出的远视力也完全有可能反而不如从来戴过矫正眼镜的高度近视眼病人。叙述这些,只为说明这样的事实:在视力低于正常的情况下,裸眼远视力的好坏,不能作为诊断近视度数高低的标准,因为它并不能完全反映视功能的真正情况。
近视眼的病人都喜欢眯着眼看物,而且常常把脸凑近物体,这又是什么道理呢?离眼球5米以外的光线(可以作为平行光线来看待)进入近视眼的眼球时,光线只能交集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只能形成一个弥散圈。相反,近视眼对来自近处目标的发散光线,却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在近视眼的视网膜上有一个光线的聚焦点。如果从这一聚焦点出发,向眼外按上述光线聚焦过程的相反方向作图的话,可以看到从视网膜聚焦点上发出的光线,势必在眼球外形成另外一个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