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患有眼睛散光,度以内的散光很常见,50度以内的散光都属正常。散光的形成跟眼球长得不够“圆”有关。我们的眼球不可能保证从生下来就一直保持着完美的圆形,所以眼球在不同方向上有着不同的屈光力,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后,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于同一个点。散光是临床常见疾病,病理状态下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力疲劳,严重者可出现眼痛、头痛等症状。进行规范治疗后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一、散光有哪些分类呢?
1.单纯近视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
2.单纯远视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3.复合近视散光: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前,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4.复合远视散光:两互相垂直的主子午线均聚焦在视网膜之后,但聚焦位置前后不同。
5.混合散光: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另一主子午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二、散光的原因有哪些?
散光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弯曲性散光及指数性散光,另外,角膜疾病、角膜退行性病变、白内障及角膜手术等也可导致散光。
1.遗传:遗传是散光产生的主要因素,根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父母中任意一方有散光的未成年出现散光的概率,远高于父母双方正常的未成年出现散光的概率。
2.不良习惯:长期保持不良的用眼习惯,如躺着看书,经常揉眼、眯眼,容易压迫到角膜,使角膜形状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散光的产生。
3.疾病:某些眼部疾病患者治愈后也可出现散光,如圆锥角膜、角膜溃疡、角膜炎、翼状胬肉等。
4.外伤及手术:当发生角膜损伤,和部分眼部手术操作失误时,均可能引起圆锥角膜,进而产生散光。
三、散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高龄:随年龄增大出现散光的概率明显增加,可能与人体自然衰老有关,一般多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
2.营养不良:当人体营养不良时,角膜的坚硬程度会显著下降,出现角膜散光的风险增加。
3.肥胖:相关研究统计,临床散光患者中,肥胖未成年明显多于体型正常未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