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视网膜周边离焦理论作为儿童近视发病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被提出以来,角膜塑形镜和减少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框架眼镜迅速在国内外眼视光学市场上推广和应用,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那是否可以夜戴角膜塑形镜和日戴离焦框架镜联合使用?两者联合使用,是不是更强的近视控制方案?
角膜塑形镜和离焦框架镜不建议联合使用,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无法正确判断增补的框架近视矫正镜片的屈光度数
中高度近视儿童在夜戴角膜塑形镜的基础上,翌晨取下镜片后,由于矫正近视的度数有限,很可能还有残余的近视度数未被矫正,并且在1天内随着角膜上皮细胞厚度的部分恢复还会产生屈光回退。这种屈光度数的残留与回退在人群中存在个体差异,至今无法准确预测和控制。
因此,如果采用角膜塑形镜叠加离焦框架眼镜方式矫正儿童中高度近视,是无法决定离焦框架眼镜正确矫正残余度数的验光配镜处方的(同一个处方在上午过矫,而在下午可能就欠矫了)。这显然不利于儿童双眼单视功能的正常维持,也不利于儿童近视防控。
2.叠加配戴增加了矫正后的视觉质量不良性
离焦设计框架镜原理和角膜塑形原理类似,因此当平行光线经过离焦框架镜的离焦区域时已经发生了光路改变,再次经过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的离焦区域时,将增加光路行径的不确定性,不仅更进一步影响到配戴者的视觉质量,同时是否仍然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稳定的周边近视离焦而达到近视控制目的变得不可预测。
3.增加了近视儿童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心理压力
配戴一副角膜塑形镜,对家长们经济和精神的负担与压力已经不小了,再加上一副离焦框架眼镜,更增加了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如果这种叠加方式有叠加矫正疗效,那么这种方法值得积极探索。但若是这种叠加治疗的方法反而降低了角膜塑形镜或离焦框架镜作为单一治疗方案的疗效,那这种方法不仅在经济合理层面不可行,在科学价值层面更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