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饮食

讲真,有可以恢复的近视吗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348345644670536&wfr=spider&for=pc

很遗憾,没有。

抱着这种希望的人,通常都寄希望于「假性」近视。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假性」近视不算近视。

嚷嚷了这么多年的

「假性」近视到底是啥

「假性」近视,就好比相机调焦时,镜头持续绷紧放松不下来的状态一样。对于眼睛来说,就是过度近距离用眼后,睫状肌调节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下降。

所谓的「假性」近视,并没有伴随器质性的改变,只是调节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它不算是近视。

那怎么判断是否是「假性」近视呢?

一旦发现自己或者孩子有看远不清楚、费劲,喜欢眯眼、侧头看东西这类视力异常信号时,医院进行专业检查,通过散瞳验光、测量眼轴等方式来明确近视情况。

如果散瞳后验光结果不是近视,或者度数较散瞳前明显下降,则说明存在眼睫状肌过度调节引起的「假性」近视[1][2][3]。但大部分情况下,散瞳前后度数的变化不会很大,这个时候就要重视「真性」近视的发生了。

「假性」近视,可以通过休息和放松眼睛,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性滴眼液,可能能使视力有一定恢复。但如果确诊为「真性」近视,接下来的「保护视力之路」就得多费点心了。

别让「假性」近视

耽误了近视矫正

成年人对近视的接纳度相对比较高,往往难以接受的是家长朋友们,每一位家长在听说孩子近视时估计心里都扑腾扑腾过好一阵。

基于这样的心理,有的家长一开始医院眼科进行检查,医院检查后怀疑是「假性」近视时,误认为散瞳会伤害眼睛,盲目拒绝用散瞳验光来进一步诊断。

还有家长将戴眼镜看成一种「魔咒」,以为戴上眼镜后度数只会越来越高,寄希望于诊断发现的近视是「假性」近视,等它自行恢复。

利用「假性」近视这团迷雾,无良商家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通过标榜自己能「治疗」近视来牟利。

为了不让孩子在近视的路上越走越远,哪怕有一丝希望,家长们也愿意试试再说。这一来,在大大小小的骗局下,结果只是让家长在费钱的路上越走越远。反而耽误了近视诊断和矫正。

这样来来回回,不重视科学检查、科学干预,轻信治疗偏方的后果就是:医院验光检查,就发现近视度数不低了,或是近视度数已持续较快增长。

这时确诊的近视可不再是「假性」近视了,而是近视度数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一般都是因为眼轴增长与生理性眼球增长不匹配导致的,也就是孩子的眼轴过长了,眼轴过长导致我们看到的事物在视网膜上不能清晰地成像,进而形成不同的近视度数。

据央视网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年7月13日发布,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4]。也就是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逃不过近视,且随着学习生涯的推进近视率不断攀升。

尽早干预

避免近视快速发展

能做好近视预防,不出现近视当然最好,但从前面的数据不难看出,近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近视重在预防,但近视发生之后,同样不能放松,需要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ys/15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