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收听讲座音频
YP
也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上海图书馆举行“近视防治与误区”公益讲座
专家科普儿童和青少年眼健康
人民网上海12月19日电(董志雯)近视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高发的视觉性眼病。近年来,近视也愈发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那么,近视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预防近视的科学原理是怎样的?如何预防近视?近视矫正治疗是怎么做的?12月19日下午,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举办了公益讲座“面对面:近视防治与误区”,由复旦大医院院长周行涛主讲。
周行涛教授在讲座上一一向读者们讲述了有关近视的防治知识,周教授强调,虽然现在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等近视治疗和矫正技术已经发达,但人们不能忽视对眼睛的保护,尤其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眼健康保护,“对于儿童来说,近视的‘防’远比‘治’重要的多,近视里没有‘年龄太小’的说法,不能等到孩子看不清楚再去检测近视程度,家长们应该在家里常备一个近视表,尽早检查孩子的视力,防范近视的可能,提早进行干预”,周教授如是说,“防控孩子们近视最大的法宝就是自然光线下每天至少一小时的户外活动。”
《医海行舟》是周行涛在繁忙的临床、科研、近视防控公益活动之余,在会议间隙、在飞机上……在点点滴滴的时间里记录下的工作随笔。在他笔下,有随访长达23年、一家三代五名罹患遗传性角膜病的患者;有福利院中的三岁Goldenhar综合征患者……更多的是普通的近视手术患者。书中,周行涛用美好的文字、细腻的情感,记录患者故事,普及近视防控和手术知识。
为普及近视防控知识,周行涛教授还主编了《还近视者光明未来》(第三版)和《儿童和青少年眼健康筛查与近视防控》等科普图书。《还近视者光明未来》(第三版)主要收集了做过近视手术患者的切身感受,即面对近视的困惑,近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真切感受等,并辅以医生的专业备注,主要介绍近视手术的过程及效果,为没有做过手术的广大近视患者提供一个了解手术、增进医患沟通的窗口。
这是一本科普读物,也是一本医患沟通实录。《儿童和青少年眼健康筛查与近视防控》围绕什么是青少年眼健康筛查,什么是青少年眼健康筛查的重点,如何进行筛查等问题展开。该书是复旦大医院联合12家医院,筛查40万人次在校学生,培训名教师与校医,培训多名家长后的经验总结,填补了国内无学生视力筛查指导类出版物的空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