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危害

谣言粉碎近视将被消灭呵呵

这段时间,一篇题为《年,世界上将不存在近视眼?》的文章又有在朋友圈刷屏之势。文中推荐加拿大某公司成功研发的名为“Ocumetic”的仿生晶体镜片,称这种镜片可以不打麻药就植入25岁以上的成年人眼中,并永久纠正近视,将视力提高至1.0以上。这么神奇的东西,你信不信?常年戴眼镜的你,是不是有些小激动?莫非真的能如此容易就跟眼镜永别?!

健康君忍不住要告诉你,可以醒醒了!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凯特地查阅了该文的英文版原文,发现原文中并没有提及,该款仿生镜片到底是治疗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还是治疗近视的人工晶体。“国外的网站上写得很笼统,一看就不是官方发布的东西。”

针对文中的很多疑点,王凯将为你逐一破解其中的荒谬之谈。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凯

在破除谣言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一些小常识。

王凯告诉健康君,这种人工晶体一般分为用于老年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和用于高度近视眼的人工晶状体两类。

在不摘除自己晶状体的情况下,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到眼睛中的技术,被称为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而现在用得最多的是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

什么是后房型?也就是人工晶状体放置的位置是在你自身晶状体的前面,瞳孔的后面,这个位置就叫做后房。而微博扩散的这篇文章里,王凯根据配图判断,像是老年白内障用的人工晶状体,但图文是否相匹配不得而知。

“这篇文章夸大其词,而且用词很有问题。”

下面,就让王凯医生带我们来一一破解那些关于近视矫正的谣言!

谣言破解“1、永远不得白内障,岁的老人视力还是5.4不变?

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

老年性白内障任何人都会得,就跟长白头发一样,所以不可能维持视力不变。

晶体上的白内障该长还是会长,而且随着年龄增加,人眼角膜的像差会增加,像差增加会影响视力,所以老年人很少有1.5视力的人。

另外,按照视力表的数值显示,5.1对应的是1.2的视力,5.2的数值对应的是1.5,5.3对应2.0,这“5.4”的视力还没在视力表上见过。

“原先不良的视力不但能够被矫正,还能比1.0的视力更好?

从我们的视网膜解剖来说,人眼极限视力是3.0左右,但为什么到不了?因为任何视觉光学系统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像差。

眼睛屈光不正,不仅仅只是近视、远视和散光这些低阶像差,还会有球面像差、慧差、三叶草等高阶像差。

以目前的技术,还做不到把低阶和高阶像差都去掉,因为这牵扯到晶状体和视轴的“对位”问题,错一点,高阶像差就矫正不了,所以文中提到的超正常视力基本不可能。

而且,人眼的瞳孔大小会随着光线强弱发生变化,像差也会随之改变,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人眼的视觉质量。矫正高阶像差是我们的理想,但短期内还无法实现。王凯不认为这个东西比我们现有的技术有多大的突破。

“世界上将不存在近视眼?

“世界上不存在近视眼”这种题目就更夸张了。就算它能让你看清楚了,但近视导致的相关病理改变也是无法消除的,拉长的眼轴是不可能变回去的。人工晶状体手术也只是矫正屈光不正而已,而且只能矫正低阶像差,高阶像差目前还去不掉。

“不用打麻药,10秒钟纠正?

从原文描述的手术方法来看,很像目前的ICL手术植入。但不用打麻药的说法更夸张了!一个最快的白内障手术也是要做切口的,虽然医生不是给患者打麻药,但还是要点麻药的,只是不用针而已,否则病人会很疼。

我们现在近视眼手术分两大类,一类是激光手术,主要针对度以下的近视。超过了这个度数一般就需要用ICL(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这两种手术效果都不错。一般手术矫正到1.0就认为是正常视力。

看完上文,健康君觉得,想要远离近视,还是要从小做起,以预防为主,即使得了近视,也要有个理性判断,选择一些靠谱的方法来延缓和治疗。

那么靠谱的信息从哪里来呢?新京报护眼沙龙已经在上周末拉开帷幕啦,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wh/9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