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OK镜)、近视离焦镜,可以说是近两年风很大的近视防控产品。它们真的能帮助孩子控制度数增长吗?两者当中,谁的近视防控效果更胜一筹呢?
先说结论:多数情况下,选择角膜塑形镜效果更好。
角膜塑形镜和近视离焦镜虽是两种不同的眼镜,但都运用了“近视性周边离焦原理”。
什么是近视性周边离焦?
我们的眼睛可以清晰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进入眼睛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这种状态称为聚焦。
离焦,指的是没有成像在视网膜上,造成视物模糊不清。近视就是离焦的其中一种情况。
如果只有中心区域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周边区域却是“离焦”状态,就叫做周边离焦。其中,光线汇聚在周边视网膜前面的叫近视性周边离焦。
*普通框架眼镜无法延缓近视进展普通近视眼镜只能让通过镜片中央的光线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但通过镜片周边的光线却会成像在视网膜后,这会给眼球发出向后拉长的信号,让眼轴继续变长,加重近视。
*“周边离焦”可延缓近视进展
近视性周边离焦技术会使周边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从而起到抑制眼轴拉长,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OK镜的原理及配戴方式
OK镜运用的近视性周边离焦原理,可以暂时改变角膜形态,让角膜中央区域弧度变平坦、周围部分变厚,同时实现矫正近视和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效果。摘下眼镜后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矫正后的视力。
OK镜只需在每晚睡觉时配戴,白天取下镜片,视力同样清晰。所以配戴OK镜既不影响美观,也不耽误白天活动。对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们来说,这种配戴方式还是很方便的。
离焦镜的原理及配戴方式
离焦镜同样运用近视性周边离焦原理,但它不是改变角膜形态,而是通过自身的特殊结构,让物像呈现在视网膜上或前方,干预和抑制眼轴增长,控制近视发展。
离焦镜需要在白天配戴,而且建议配戴在10个小时以上。配戴期间孩子们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碰撞,会对活动造成一定不便。
OK镜和离焦镜怎么选?
如果是度以下的中低度近视,建议选择OK镜。因为OK镜对于中低度近视有着足够的离焦量,且应用时间比较久、临床数据充分,近视控制效果也会比离焦镜更好。
但是,OK镜的适用年龄一般在8~18岁,且每日需要摘戴护理。部分低龄儿童可能不适合戴OK镜,这时就可以使用离焦框架镜作为替代和过渡。
总之,无论最终选择哪种眼镜,都要遵循医嘱,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方式,坚持定期复查,配合合理的用眼习惯,才能达到近视防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