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广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广州市教育局5月28日召开年广州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现场会,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作为三所学校代表之一,在现场会上作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经验介绍,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近年来,越秀区高度重视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工作,以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校为近视防控教育研究试点,指导学校开展“探索+实践”的近视防控教育模式研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从被动学变主动学,切实提高近视防控教育实效。通过实践,学校在近视防控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两年来,学生的近视率下降了14.18%,近视防控工作也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年学生体测合格率、优良率均有大幅提高。
在现场会上,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校长马颖琳结合学校试点工作经验,总结了四点经验供大家交流学习。
一、结合服务性劳动教育,把近视防控教育纳入校本课程
近视防控校本课程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提升学生素养为目标,以保护学生视力为基点,以学生的健康和能力发展为立足,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对近视防控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教师按照“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导学思路,针对真实的驱动性问题进行跟踪式的合作探索,推动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使学生视力保护效果、教师开放式教学模式革新和学生学习结果产生内在联系,建立调查、科普、追踪、探究为一体的三维立体式近视防控工作体系。
二、以任务驱动,建构“探究+实践”近视防控教育模式
学校把日常开展的近视防控教育常规活动融合在学生探究实践中,学生从被动接受、被动学习近视防控教育转变为“我要学”“喜欢学”“主动学”“做中学”,从而降低近视率,提高近视防控教育实效性,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同时,学校把近视防控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师生研究意识,搭建研究的思维框架,培养创新思维,打造学校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
三、以体质监测为抓手,促近视防控实效性
建设大马路小学贯彻落实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的要求,以兴趣促练习,以练习健体质。学校抓体育常规教学,把体质监测项目融入到日常的常规教学。为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学校开展系列师生挑战赛,如师生跳绳挑战赛,利用大课间等课余时间每天一赛,组织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在快乐的运动氛围中激发运动热情,从被动练习到主动练习,更有成效。
四、形成基于“做中学”的研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近视防控教育研究中,学校通过以点带面,培养青年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和教学技能,形成一种开放的教育观,一支优秀的科研型教师团队逐步形成。在年广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中,《健康中国视域下小学生近视防控创新教育研究》被推荐参与广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评审;学校共有2位老师的专项课题立项;学校近视防控研究小组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获得越秀区案例设计一等奖、送市评比;还获得越秀区项目式学习二等奖。
在本次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现场会上,广州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部部长刘伟佳介绍了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专家讲座等,为现场学习听课的老师带来了满满的干货。广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林海英在介绍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工作安排之后,正式启动了年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活动,此项活动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近视防控的重视程度,为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现场工作会,校方坚信:视力保护教育不单是活动,更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程领导力的一种崭新尝试,体现生活逻辑与学科知识的融合。在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发展之际,学校将改变教育观,将综合防控青少年近视列为重点工作,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师生的研究能力。
记者:谢大彬
通讯员:郑龙珊廖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