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危害

从近视防控的迫在眉睫,看屈光手术的柳暗花

编者按:

防治近视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防”,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近视的发病率,使国人摆脱近视的困扰;而对于已经发展成近视的患者,要想摆脱眼镜的折磨,也会有各种各样屈光手术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医院李康寯医生的视角,看近视防控的各种应对策略。

鸣鼓吹角近视防控保卫战已打响

以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目前0-14岁的近视儿童总人数为2.6亿,而广东省广州市15岁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为78.4%,广东省阳西县13-17岁青少年中,近视人数所占比例大约为36.8%-53.9%。如此庞大的近视人口基数,让人不免震惊。从经济上考虑,目前在中国,如果按照一副眼镜元人民币计算,每年仅更换眼镜一项就需要花费近三百亿人民币。

政府显然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习总书记把近视防控的问题提出来不久,在8月30号教育部等八部委就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手之利器飞秒屈光手术的经验之谈

作为“近视防控”中的“控”,屈光手术承担了重要的作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我们屈光医生评估疗效的重要指标:

首先,遵照我国年及年的飞秒激光手术专家共识,根据患者屈光度数、局部及全身条件、结合其个人意愿等综合因素选择患者;

其次,术前精准测量屈光度、双眼视功能、角膜地形图及波前像差等临床参数,结合患者年龄、职业、用眼习惯等社会学因素进行Nomogram调整,设计个性化手术;

最后,术中抚慰患者缓解紧张,术后及时随访,都可以使患者感到时刻被关怀的温暖。

因此,未来的飞秒屈光手术,应该是更精准的测量、更个性化的微创方式、更优质的视觉质量以及更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虽是“新起之秀”,亦可攻城拔地ICL的异军突起

屈光手术主要可分为角膜激光手术和内眼屈光手术,也就是减法手术和加法手术。加法手术又以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作为代表。既往观点认为加法手术主要针对度以上的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患者,但目前发现对于中、低度近视,加法手术同样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迄今为止,ICL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应用,并得到广大高度近视患者的认可,累计植入超过枚人工晶体,平均每5分钟就有1枚植入眼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主流近视矫正手术方式之一。

ICL从1代V1发展到4代V4,可以矫正度至度近视、矫正度以内散光;而发展到现在的EVOICL其矫正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可以矫正50度至度的近视、度以内的散光、混合散光(如下图)。

关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术前通过主觉验光及试戴镜,结合患者具体的双眼视功能,可以估算出合适的晶体度数。但这只是一个参考维度,患者具体的角膜直径、角膜内皮、前房深度、房角情况、角膜前、后表面散光情况、角膜及眼内像差等因素,均是术前需要考量的因素;再者,术中减少术源性散光,避免散光晶体眼内旋转,维持眼压及前房稳定等因素,均是保证眼内屈光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

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wh/1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