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视是否有眼部变性及视功能损害,可将原发性近视分为病理性近视与单纯性近视两大类。
一.病理性近视定义:
病理性近视是指有眼底变性的近视(如后葡萄肿、漆裂纹、黄斑出血、Fuchs斑,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灶及周边部视网膜变性),可发生各种病发症(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等)及明显视功能损害。常见于高度近视,有明显的眼轴延长。病理性近视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通常为单基因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主,次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偶有性连索隐性遗传。
豫宛同明眼科引进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查,可以清晰的显示眼后段黄斑和视乳头的形态特征,视网膜的层间结构,视网膜及其神经纤维层正常厚度变化,还可观察到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眼前段组织,同时还可观察到眼底病变比如视网膜变性及出血的面积可以用眼底照相来观察,是扩大还是缩小了;视神经萎缩可以用眼底照相来观察其颜色变化,是加重还是减轻了;黄斑变性及出血的范围用眼底照相来观察,变性的范围是扩大或缩小,出血量吸收情况以及有无新鲜出血等。
同时在黄斑OCT神经纤维层中椭圆体区(为IS/OS层)是椎体内节和外节的结合部位,高反射线是有该处细胞的线粒体所致,若IS/OS层断裂,则为病理性近视。
二.单纯性近视定义
指不伴有眼部明显病理变化的近视,矫正视力一般可达正常,通常为低-中度近视,眼轴延长较轻,一般不超出正常范围,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过度视近)共同决定的,一般认为是多因子遗传。
豫宛同明眼科专家提醒您人眼在3岁左右已完成70%的发育,所以初次眼健康筛查要从3岁时开始,从眼球发育、生活方式、遗传基因等各方面进行视力风险评估。对于眼轴比同龄儿童长、远视储备低、曲率过大,同时存在近视遗传基因等因素的儿童,均属于近视高危人群,需要建立眼健康发育管理档案,提醒孩子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坚持视功能训练、适当应用预防药物、密切随诊监测,定期复查。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后,近视儿童复诊周期一般是3~6个月复查一次。豫宛同明眼科通过生物数据采集进行科学的近视防控,豫宛同明眼科复查项目主要为:
A/B超检查眼轴长度,可以判断出近视性质,是否为轴性近视,同时也可以预测近视的发展情况。
Oct检查:判断黄斑和视乳头的形态特征、视网膜的层间结构、视网膜及其神经纤维层正常厚度变化,观察角膜、虹膜、晶状体等眼前段组织,并准确测量相关数据。
生物测量仪:测量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轴位角、白到白距离、瞳孔大小等以及计算拟植入人工晶体的屈光度。
眼压的检查目的:近视的人如果眼压长期处于偏高状态,眼部静脉就会出现淤血状态,使得巩膜开始软化,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眼轴就会延长,加深轴性近视。豫宛同明眼科强调常规一年复查四次,三月一次眼压,避免眼压过高造成的眼轴过快增长。
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有两种方式:
其一:身体各方面发育缓慢均衡生长。
其二:在某阶段突然迅速生长。
专家认为在迅速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应用降眼压药,因为这个阶段眼球随着身体生长而生长过快,降眼压药物可以延缓近视度数的增加。降压方法:常用药美开朗,早晚各一次(登记药量使用情况,一月后及时提醒复查);眼贴+冷敷。
三,病理性近视与单纯性近视的区别:
单纯性近视一般是由遗传与(近距离工作)环境引起的。其表现为:①屈光度较低,一般在-6.00D以下②眼轴延长,但仍在正常范围内③眼底正常,可有窄弧形斑及豹纹眼底④矫正后视功能正常
病理性近视一般是遗传引起的,较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表现为:①屈光度较高,一般-6.00D以上,也有人以-8.00D为准②眼轴明显延长,超出正常范围③明显眼底变性:眼后段后葡萄肿(最主要的特征性改变),环形及大弧形斑,漆裂纹、黄斑出血、Fuchs斑及脉络膜视网膜变性;周边部加压白(早期)、格子样变性、铺路石及色素变性(较晚期)④一般会产生视网膜脱离、青光眼或白内障的并发症。
豫宛同明眼科专家特别提示:12岁以下的儿童,度以上即为高度近视。
在病理性近视中屈光度每增加度,眼轴增长大于0.4mm一定是病理性近视,小于0.32mm一定不是病理性近视,在0.32到0.4mm之间,为可疑病理性近视。
其算法为:年9月:OD:-9.00/-0.75X15眼轴:OD:25.92mm等效球径:OD:9.00+0.75/2=9.
OS:-9.75/-0.50X25OS:26.20mmOS:9.75+0.50/2=1.
年7月:OD:-11.00/-0.50X5眼轴:OD:26.63mm等效球径:OD:11.00+0.5/2=11.25
OS:-11.75/-0.75XOS:26.89mmOS:11.75+0.75/2=12.
其年7月与年7月相比较
OD屈光度变化:11.25-9.=1.OD眼轴变化:26.63-25.92=0.71mm
屈光度每增长1.00D眼轴增长xmm:1.:0.71=1.00;x则x=0.mm
OS屈光度变化:12.-1.=2.OS眼轴变化:26.89-26.20=0.69mm
屈光度每增长1.00D眼轴增长xmm:2.:0.69=1.00:x则x=0.mm
年7月与年7月相比较,每增加度近视眼轴增长OD:0.mm,OS:0.mm,均大于0.32,两年至三年之间,同时做过生物测量仪检查后,近视度数与眼轴的比例,我们可以得出,每增长一毫米,度数加深.5度,则不是病理性近视,若低于度,则为病理性近视,其中间值为可疑性,所以每年用生物测量仪检查眼轴,更好的观测到眼轴的生长情况,更为有效的控制眼轴的生长情况。
最后要强调的是单纯性近视与病理性近视都不容忽视,很多时候家长开始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时,孩子的近视度数往往已经很高了,及时发现近视潜在的风险,并提早加以预警和防范,比近视已形成之后的控制及治疗更为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