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危害

爸妈近视,孩子就一定会近视吗

北京有哪些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02344.html

随着近视人群的逐渐增加,不少爸妈也早早变成的近视眼,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担心同一个问题:自己近视,将来的孩子会不会也近视呢?难道因为当初自己没有好好用眼,孩子一出生就饱受近视的痛苦?

有的妈妈出来辟谣说,不是这样的,只有高度近视才会遗传。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近视的厄运?

根据最新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的近视发病率分别为45.71%、74.36%和83.28%,青少年近视发生人数居世界第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对孩子的视力重视起来。

近视确有遗传性

国外研究已经明确,近视发病原因主要为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

近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屈光状态。以眼睛度数度为分水岭,我们把近视分为两种——普通近视和高度近视。

普通近视又称单纯性近视,可从儿童时期发病,到20岁以后少有进展,能通过戴眼镜来矫正。如果任其发展,度数一路飙升突破度,也会形成后天性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的高度近视带有遗传因素,具有遗传性。患者会有较为明显的眼球突出、眼窝凹陷、眼底有不明豹纹或裂纹状阴影等症状。

高度近视患者视物模糊有重影,眼睛易疲劳充血,稍有剧烈运动可能会造成视网膜脱落,除此之外,还会处在青光眼等并发症的阴影之中,甚至有致盲风险。

据群体遗传调查结果显示:

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夫妇双方如果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通常都发病;

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其子女10%-15%发病;

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表型正常的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几率为50%;

如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为25%。

至于基因是如何左右近视眼遗传的,至今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预防近视眼的5个原则

遗传因素很难改变,所以通过改变环境因素预防近视就非常重要。

1.定期进行眼科体检,记录孩子每年的度数情况

9岁前是视力干预的最佳时期,年龄越小干预效果越好。建议年满3周岁的儿童需要进行一次眼科体检。之后根据眼睛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随访期限,一般建议为一年一次。进行早期的视力筛查,最好能建立眼屈光档案,详细记录孩子每年的度数,有近视的苗头,就要早干预。

2.增加孩子的户外时间

目前国际公认,每天在户外呆2小时或者每周呆10小时,就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的效果。户外充足的阳光能让视野变得宽广,视物变得清晰,而运动能增加眼睛血供,让长时间紧张和疲劳的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预防视力不良的发生。

3.锻炼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

长时间的做作业,也是导致视力受损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每天做作业一旦超过2小时,发生视力受损的风险将增加60%。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眼球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睫状肌强直,拉长眼轴,提前发生近视。参加锻炼宝宝眼睛调节的活动,让孩子的眼睛在远看近看的交替间,得到锻炼。

4.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首先爸爸妈妈要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重视采光标准,窗户透光面积与房间面积之比不低于1:6;电视、电脑以及房间内的挂画等,不要有反光;减少孩子的看电视、手机、电脑的时间;阅读和书写时保持端正的姿势,眼与书本应保持30cm左右的距离,不在走路、乘车或卧床情况下看书。

5.保持体重

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与视力损伤之间存在明确关系。当体重指数达到19.81的拐点后,体重指数每增加1,视力受损的风险将上升20%。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当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

温馨提示

保护视力,贵在坚持,希望大家都能有健康的双眼!

精彩回顾

这几样东西是多数辣妈都在用,却成了伤害孩子的“元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wh/11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