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判定

别以为散光不用矫正

一、散光的概念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造成散光的原因,就是由于角膜上的这些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光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

二、形成的原因

规则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异态变化所致,还可能存在晶状体散光。也有些后天引起的散光,比如眼睑长针眼或粟粒肿,长期用眼姿势不良(如经常眯眼、揉眼、躺着看书等等),这样眼皮压迫角膜也会使角膜弧度改变,发生散光并使散光度数增加,另外,一些眼科手术如白内障及角膜手术也可能改变散光的度数及轴度。不规则散光主要由于角膜屈光面凹凸不平所致,如角膜溃疡、瘢痕、圆锥角膜、翼状胬肉等。

三、表现症状

模糊

视力模糊与散光的程度和方式密切相关。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但在看某一距离的物体时可能出现头痛、眼疲劳和视力模糊。有严重散光眼的人视物不清和扭曲。看远看近都不很清楚,近距离工作时间稍长即眼胀头痛阅读窜行或有重影。

视力疲劳

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复性远视散光眼的年轻者往往可以用调节进行弥补,根据调节程度可以形成假性单纯性远视散光、假性单纯性近视散光或假性复性近视散光。

正常的头位和眼位

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高度散光者看远处目标时常常眯眼,达到针孔和裂隙作用,以提高视力。通过针孔或裂隙看东西,可以减少散光对视力的影响。

四、治疗方法

1、规则散光

可按散光类型及散光度数以不同圆柱镜矫正。

2、不规则散光

可配用角膜接触镜矫正。

3、手术

18岁以上成人的高度散光可考虑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

五、不同时期的症状

成人:散光会出现视疲劳、眼酸、眼困

散光的人有时能看清,有时看不清,只能眯着眼、歪着头和侧着看才能看清,长时间这样用眼,眼睛不断处在一个调节状态,就可能会出现视疲劳,眼睛流泪,可能有些人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打个哈欠眼睛润润的好像能看清了一点。近视的人半数都会有散光,如果没有近视,也不是先天性散光,后天出现散光的可能性不大,多数是在近视的基础上出现的散光。近视、总是眯着眼睛、揉眼会使散光度数增加。目前推测,散光可能还与角膜本身的软硬度有关,软的易出现,硬的很少出现。

 老年人:会把散光误当白内障

老年人的散光是晶体性散光,往往伴有并发症,晶体混浊,合并散光,看东西会重影。而早期白内障的症状也是看东西重影、模糊,很多老年人误以为是白内障。

 孩子:先天性散光容易怕光、爱眯眼

孩子正处于发育期,眼睛视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散光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视力发育。如果是先天性的散光,3岁以前的孩子很难发现。不过,家长只要细心观察,散光还是能发现的。比如孩子特别怕光、看东西眯着眼或歪着头、想去拿小的东西总是拿不到。此时家长最好带孩子做一次眼部检查。

散光度数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散光度数增加过快、近视度数增加也快,又是处于青春发育期,应注意圆锥角膜的可能性。因为青春期生长发育比较快,如果发现治疗不及时,会发展成双眼视力丧失,需要做角膜移植手术了。

儿童散光的治疗,主要依据视力的好坏,与视疲劳的轻重而定,如果儿童为规则散光,不引起视力障碍,没有视疲劳可以不用治疗。如果儿童有视疲劳,不管散光度数小大,即使散光度数很轻微,也需要散瞳验光,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全部矫正的眼。

六岁以下的儿童如患上散光,应及早做检查,视力筛检过程中发现了散光的问题,就要及早戴上治疗散光的眼镜,值得注意的是,两百度以上的散光会引发弱视的症状,如果过了六到九岁这段治疗的黄金期,即使未来戴上眼镜,也无法治疗后来所衍生的弱视问题了。









































哪里治白癜风病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pd/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