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近视矫正 > 近视判定

近视,远视,老视,一次说清楚

刘军连出诊时间 http://m.39.net/disease/a_9376662.html

“眼睛怎么不好呀?”刚开始在验光中心出门诊的时候,我以为我这么问,病人就会告诉我他们是近视,远视,还是什么问题,结果发现得到的答案真是各种各样。

“我们孩子散光,之前大夫还说啥屈光不正,对了,大夫,啥是屈光不正?”

“我原来近视,现在远视。”

“弱视?我也弄不清楚,大夫你自己看,我们有病历。。。”

于是就发现很多病人虽然每年来验光也曾经也看过大夫,也能说出这些名词,但是其实并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自己又是什么情况。或许在眼科大夫看来这些概念太简单太常见,你怎么可能会不懂。但是我发现确实很多人真的不懂,今天就让我们一次来分清楚这些名词到底是啥情况。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通过这张图我们不难发现眼睛其实挺像一架照相机。光从外界进入眼球,要经过两个会变焦的镜头--角膜和晶状体,其中晶状体起主要的调节作用。然后光再经过玻璃体,最终在视网膜上聚焦。这个光经过的通路要保持透明,也就是眼科大夫口中的屈光介质透明,才能保证清晰的成像。然后这些获得的图像转换成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再经过复杂的处理,我们才能看清楚东西。

当角膜和晶状体曲率过大或者眼球太长,光最终聚焦在视网膜前的时候,就是近视。这时候,你看近处没问题,看远处不清楚。需要使用凹透镜来矫正,使得光可以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凹透镜一般是用负号(-)来表示,比如近视度,写为-2.00D。

理解了近视,我们再来看远视就不难了。远视就是当角膜和晶状体曲率太小或者眼球太短,光最终聚焦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远视度数小的时候,一般可以通过调节来代偿;但是远视大的话,则会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很容易导致眼酸,头疼等症状。需要使用凸透镜来矫正,使得光可以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凸透镜一般是用正号(+)来表示,比如远视度,会写为+3.00D。

那么散光又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由于眼球形态不是那么完美的规整,当光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一般通过柱镜予以矫正。

以上提到的近视,远视,散光都属于屈光不正。

老视,也就是一般说的老花。很多人觉得老花就是看不清楚近处,容易跟远视弄混。我们开始提过,光进入眼球主要通过晶状体的调节来实现,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导致看近不清楚。一般在40岁以后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所需的花镜度数也在增加。

我们再来看一下几个视力到底是指什么。

1.裸眼视力,从字面就能理解,裸着眼睛看,也就是不借助任何眼镜时的视力。

2.最佳矫正视力,就是验光师使用镜片帮你调整到最佳状态时的视力。当最佳矫正视力比相应年龄的平均水平低,或者一个眼睛比另一个眼睛差2行及以上时就是弱视,需要及时治疗。

3.生活视力,这个也好理解,比如有人可能需要戴度眼镜才能矫正到最佳视力1.0,但是由于头晕等不适应,于是配戴度眼镜,矫正到0.8,这个平常戴镜后的0.8即生活视力。

明白了吗?还是觉得太复杂,那就看标黄部分吧。

欢迎个人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veiog.com/jspd/1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