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换季的时候最容易感冒,对抗一般的流行性感冒我们通常会购买一些非处方药(OTC)。OTC的全称是OverTheCounter,它是消费者可不经过医生处方,直接从药房或药店购买的药品,而且是不在医疗专业人员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OTC是不是绝对安全呢?每个人都能够恰当地使用这些药品吗?近期BMCOphthalmology上报道了1例非处方感冒药诱导的一过性近视合并葡萄膜渗漏。
令人疑惑的突发近视合并高眼压患者男,39岁,突发双眼视物不清。既往无眼部疾病和近视史。1年前诊断高血压但未服药,否认平素服用任何其他药物。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0.02。验光结果:右眼度近视,左眼度近视,矫正视力仅0.2和0.3。眼压右眼54mmHg,左眼55mmHg。裂隙灯检查发现球结膜轻度充血,双眼角膜尚透明,前房浅,瞳孔圆,直径约3mm,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稍迟钝。小瞳孔下C/D右眼0.3,左眼0.5,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初步印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进一步完善检查:
1.Lenstar测量的右眼中央前房深度为1.97mm,左眼中央前房深度为2.05mm。眼轴右眼22.95mm,左眼23.09mm。晶体厚度右眼4.43mm,左眼4.40mm。
2.UBM示双侧睫状体脉络膜积液,睫状沟消失,前房角关闭,晶状体-虹膜膈向前移位。
3.眼部超声检查:双眼玻璃体腔及球后壁无特殊发现,但周边可见高反射带与球壁分离。
诊断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葡萄膜渗漏。
揭秘:原来是感冒药吃多了!追问病史发现,患者在发病前一晚睡前服用3倍于推荐剂量的感冒药(成分为:扑热息痛mg、咖啡因15mg、复方牛黄10mg和氯苯那敏1mg)。考虑病因为口服OTC感冒药导致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葡萄膜渗漏。
机制:
扑热息痛是全球最流行、最常用的镇痛解热药物之一。它可以影响5-羟色胺能通路,从而引起葡萄膜渗漏。
睫状体和脉络膜的渗漏导致晶状体-虹膜膈的前移,睫状体前旋推动虹膜根部,导致房角关闭,甚至Schlemm管关闭。此外,继发于睫状体水肿和葡萄膜积液的悬韧带张力降低,晶状体变厚,这也是前房变浅的一个因素。
一过性近视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睫状体肿胀引起悬韧带松弛,导致晶状体表面曲率增加和调节痉挛,晶状体增厚和向前移位。
有惊无险!治疗及转归良好治疗:噻吗洛尔滴眼液双眼每日2次,阿托品眼膏双眼每日1次,口服醋甲唑胺50mg每日2次,口服强的松30mg每日1次。
转归:5天后患者双眼裸眼视力1.0,眼压右眼11mmHg,左眼12mmHg。UBM显示双眼睫状体脉络膜积液明显减少,前房加深,晶状体-虹膜隔位置恢复。双眼前房深度右眼2.98mm,左眼2.90mm。晶体厚度右眼4.12mmOD,左眼4.06mm。随访半年后,睫状体脉络膜积液完全消失。
小结
双眼同时发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近视,必须高度怀疑是否有相关用药史。
UBM在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诊断中非常重要。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