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美国,新生儿出生后以及在他们日后每次的健康体检父母都会给孩子做眼部筛查,从而能及早诊断和治疗斜视,弱视,视力障碍和其它眼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世界上大约有1千4百万儿童失明,其中1千万失明儿童在亚洲。在这些失明的儿童中有45%是可以及早预防或避免的。
眼睛是我们接收外界光线并在大脑形成影像的重要视觉器官,人们有80%以上信息都是通过眼睛来获取的,除了接收信息还能发送传递信息,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孩子感冒了会咳嗽流鼻涕,发烧了会额头发热,皮肤起疹、牙齿不齐等我们都能及时发现观察出来。但因为儿童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部分眼疾又无明显临床症状,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通过专业精准的仪器,才能发现小朋友们眼睛存在的问题。
由于低龄儿童仍处于生长发育期,眼睛的前后轴较短,在屈光度上表现为生理性远视,但因儿童调节能力强,轻度远视并不影响其视力,这种生理性远视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趋向正常。可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长时间看电视、手机、电脑等,会使眼球睫状肌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容易形成假性近视,若不及早干预、矫正,就会发展成真性近视。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明确指出,健康儿童在出生后28~30天应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6岁健康检查应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什么是屈光不正和弱视?
大家知道眼球是通过摄入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象反馈到大脑,这就像投影仪投放在幕布上一样。而屈光不正是指眼睛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是在视网膜的前方或后方成像。其中就包括近视、散光、远视等。
弱视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多高发于1~4岁儿童,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弱视加重甚至失明。在幼儿时期出现高度近视、远视和屈光不正都会导致弱视。当知觉、运动、传导及视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使视觉发育受到影响而发生视觉功能减退的状态,大脑不能接收到清晰的物象,长期下来,眼部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育。
孩子在什么阶段该注意做哪方面的视力检查呢?
眼科医生建议:
6个月:视物行为观察和眼位检查。
1-3岁:可以进行视力检查(视动性眼震、选择性观看、点状视力表、图形视力表)、屈光筛查、斜视检查、弱视等。
3岁-学龄前:视力检查、屈光、眼位检查,近视可能性评估。
2岁过后是孩子视觉系统的敏感期,8~16岁时是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病高峰期,屈光不正、斜视或弱视,若能及早发现治疗,恢复率就越高。对于4岁视力≤0.6、5岁及以上视力≤0.8的视力低常儿童,或两眼视力相差两行及以上的儿童,都应当在2周~1月复查一次。
QA“宝宝那么小,都不知道那些视力表是什么,怎么做检查哦?”
不用担心,常规的视力检查设备需要孩子较高的配合度,而卓诚医疗给宝宝做视力筛查的仪器是采用美国进口的WelchAllyn(伟伦)Spot双眼视力筛查仪,能够快速且准确的获取宝宝眼睛的筛查数据。
“带孩子做视力筛查前要注意什么啊?”
其实也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只是在检查当天,让孩子保持充分的休息就可以啦!
“视力筛查的报告要多久才能拿到的哦?”
检测完成后马上就可以拿到,而且会有医护人员给您讲解视力筛查报告的意义和分析报告的参数。
小结
对于学龄前儿童开展视力普查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的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可以有效地预防相关的眼科疾病,使儿童的视力异常及早得到纠正。近年来,我国儿童的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在更是高居世界第二位,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做视力筛查到底有多重要了!
鹅医生TIPS
1.宝宝们可以喂养富含维生素A的辅食,如南瓜、红萝卜、木瓜、红薯等,让宝宝眼睛不干涩。还有含维生素C的果蔬,奇异果、黄瓜、番茄、草莓等也可以保护眼球健康。
2.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下阅读和游戏。)
3.儿童持久近距离注视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操作电子设备时间应低于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的避免操作各种电子产品。
4.屈光不正的儿童应佩戴优质合格的眼镜,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配备。
5.防止眼外伤,应远离烟花爆竹、锐利器械、有害物质。
6.预防传染性眼疾,教育和督促孩子经常洗手,不揉眼睛,在公众场合要注意手部卫生等。
-TheEnd-
免责声明:
文章目的是提供健康信息,探索医学进步,文中的观点能否成为主流还需要通过实践验证。本文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找医生咨询。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elitehealthcare
qq.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