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了先别慌,这篇绝对够用!本文由三目家发布。
视力,对于很多家长来说
应该除了吃、睡、学习之外的
第四大焦心事
暑假眼瞅着要结束了
孩子的视力有没有“放飞”?
正值暑期前视力检测的重要时期
小目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讲解一下
新学期,该如何继续保持良好的视力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
大部分近视都是由于眼轴的过度生长导致
所以近视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
就好比一个人的个子长高后,就无法再变矮
它还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身体发育
继续生长,再结合不良用眼习惯
近视度数自然就会持续加深
基于真性近视无法被治愈的前提下
哪种防控方式是最有效的呢?
接下来小目为大家介绍几种
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
也十分高效的防控手段
建议家长们收藏
角膜塑形镜,又叫OK镜,是一种可以矫正视力的硬性高透氧性隐形眼镜。
适用人群:8岁及以上近视患者,近视和散光屈光度范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适用范围之内(不同品牌和不同设计的OK镜对近视和散光的要求有所不同)。
佩戴方式:晚上佩戴,白天不用戴
更换频率:一般在1-1.5年左右,日常使用还可能产生损耗进一步缩短使用寿命。
研究表明,通过夜间佩戴8-10小时OK镜,可以对角膜产生塑形效果,这样白天即使不佩戴框架眼镜,也能裸眼看得清楚这个世界,长时间坚持规范使用OK镜,可以达到矫正近视,控制近视发展的效果。
适用人群:4岁至青春期的近视人群,伴或不伴散光。18岁以后的青少年,如近视仍较快进展或用眼负荷仍较大,可考虑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使用方法:每晚睡前双眼各滴一次,每次一滴。用药后需严密随访,监控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本世纪初,阿托品就已经应用于临床,且大量研究表明浓度在0.01%~0.05%之间的阿托品与较高浓度的阿托品相比,对近视防控的效果不仅较好,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
#晒出今天的好天气#
可能很多人会问,既然高效的防控手段这么多是不是框架镜就要淘汰了?
其实不然,对于大部分近视患者来说,近视防控框架镜仍然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即便是已经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孩子也应该准备一副框架镜作为备用,因为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烧、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是不适宜配戴角膜塑形镜的。
另外,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但控制近视增长的效果不明显。因此对于尚未近视的儿童,增加户外活动可作为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之一。
最后,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引起的,孩子出现近视现象后采取什么措施往往是家长说了算,只有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抓早抓小,实施全面视力健康管理,接受群体干预和个体干预指导,在改善视觉环境、纠正不良视觉行为的同时,提高孩子自我抵御近视的生理潜能,接受近距离用眼的光学保护,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